如果你的时间不允许你把产品需求做到最好,时间就成了你的瓶颈,你需要提高效率甚至招人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在我们认为时间充足的情况下,如何分配时间,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。
2017年过去了,A产品经理做了100个需求,B产品经理做了10个需求,请问A和B谁更优秀?
我想答案基本没有争议,就是不确定。
那么不确定的点在哪呢?常规上来讲,A的工作量和时间甚至加班,应该是远大于B的,但是谁做的更好呢?
我们看的是需求的价值,并不是需求的数量和工作量对吗?如果100个需求是因为产品定义偏差,而引申出来的缝缝补补,反倒是一种浪费对吗?
抛开价值谈工作量,完全是扯淡。
所以我们聊的其实是一个优先级选择和工作效率提升的复合型问题,我决定从三个角度来说一下这个事情。
1、跟最好的方案去比成本
产品经理要做的不是去找到一个事的解决方案,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有千万种,但是如果不是最优解,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和价值的衰减。产品经理是一个做选择的职业,不管你是选择强硬还是选择妥协,都会有蝴蝶效应似的后果,只不过我们往往不愿意这样去想。
好和最好之间,往往取决于一个产品经理的追求高度和思考深度。那么对于这个度的提高,需要我们好好反思两个问题:
你看到的效率,很可能是粉饰太平,后续的优化成本或重做成本,你并没有看到。产品经理的工作周期是很长的,一个项目可能2个月就上线了,但是后续的价值可能要留存一年,往往半年左右,你才能评判自己这一次选择是否正确。而如果每一次都得过且过,就会在工作中越来越陷入被动。如果你效率很高,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某些事没做透,自己是在创造价值还是挖坑。
2、同理心存在于各个方面
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什么?其中热度最高的几个答案一定有这个词——同理心。
但是同理心到底重要在何处呢?我深有体会的有以下三点:
(1)最普遍体现在和研发、设计团队的沟通中
这一点其实不需要赘述,无非就是理解合作搭档的立场,在互相理解的情况下,沟通会更顺畅,也能减少大家的不理解和反弹。一句话讲,做事前,先拿出好的态度。
(2)最关键体现在对用户行为和需求的体会中
这一点往往也能感受的到,就是一秒变小白、一秒变黑用户的能力,拥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用户、挑剔地找到流程中的优化点。
(3)最深度体会在多方会议和对接中
这一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,也是最考验产品经理深度的。比如涉及到跨部门协作的时候,很多情况下大家会进行多轮次的沟通,互相推、怼、妥协,最后往往有可能做出来的东西是一个四不像产物。大家都有一个想做好的心,最后却没有好的结果,但是问题根源在哪呢?其实仅仅自己有同理心是不够的,要影响团队也有同理心的思考模式,这样才不会让热情都浪费在怀疑和不理解上。往往一个会议的主导者也许不是那个最优秀或最有能力的团队,但一定是最能融合,最包容各方的持方。
3、找到最终的答案和解释
在3年期左右的产品经理,最容易陷入的漩涡是:我已经有了足够熟练的产品技术,我一定会比不懂产品的做的好。当这个问题落实到乙方产品身上,往往矛盾更加激烈。你会看到很多场景,当一个新手PM热心地调研需求,把业务的诉求讲的很透彻的时候,他的老司机领导说“我们是产品专家,这些需求根本就不合理”,一方面自以为站在平台立场上去怼需求,殊不知忽略了很多业务上真的有价值的东西。
所以说,一个优秀的产品,并不一定带来价值。比如你把7亿用户的qq卖给企业做办公工具,但是用起来没有钉钉好用。这就是需求和场景的关系,虽然这个例子不太恰当,但是我们要展示的道理是,产品形态并非是我们最终的答案,产品形态只是我们追逐价值的工具,而产生的价值才是最终的答案。
那么其实在过程中,或者作为执行者时,我们是很难有复盘的感觉,或者很难看到真正的价值。那么这个时候,我们要有一种求甚解的心态,这个心态有两方面:
1、不满足于目前找到的答案。
2、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下不去强行解释。
当你找到了一个答案或者理论或者解释,不要贸然地全盘吸收,要去验证和求索,探寻自己认知的边界。否则就会陷入战术懒惰,战略勤奋。
找不到答案的时候,强行解释的后果就是误入歧途。比如在评判BAT的产品时,很多人把商业模式的成功归结为产品形态的优秀,其实也许很复杂的原因,如果被简单的解释下去,你的视角也会越来越窄。
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,学无止境,想要打破瓶颈,学习是一条路,比如:
欢迎关注“互联网学习圈”
公众号:maibanzhang
(素材来源于网络,并非原创,如有雷同,请联系删除)